Skip to main content

认清Pre-U课程的特色 提前适应大学生活

专访|陈柔嫣
分享|王淑君(吉隆坡卫斯理学院A水平课程学生)、伍妮柯(泰莱大学IB国际预科文凭班学生)、陈丽慧(本地国立大学预科班学生)

(图 | edufair.fsi.com.my/taylor

大学先修课程(Pre-University Program),顾名思义,就是上大学之前需先选修的课程,是踏入大学门槛前的准备。而完善的大学先修课程,对“准大学生们“在未来升上大学、适应大学生活上将有很大的帮助。

马来西亚有不少大学先修课程供学子们选择,其中就包括最广为人知的 STPM,以及国立大学预科班(Matrikulasi)、A水平课程(A-Level)、南澳大学预科班(South Australian Matriculation, SAM)、加拿大国际预科班(International Canadian Pre-University, ICPU)、国际预科文凭课程(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Diploma Programme, IB)等。

然而,要从众多的大学先修课程中找出适合自己的课程,就得先做功课,花些功夫了解各项课程的特质。因此,在做决定之前,不妨先听听正在就读大学先修课程的学长、学姐怎么说。

(图 | edufair.fsi.com.my/mckl

从课堂到社区,学习大不同

吉隆坡卫斯理学院A水平课程学生王淑君表示,就读大学先修课程的学生要学着独立学习,面对课业上的疑惑要自动自发地寻找答案。

甫从中学毕业,王淑君就决定就读A水平课程。她说,A水平其实是一个注重学术成绩的大学先修课程,学生的成绩完全以他们在考卷上的表现来评估。虽然课程也会要求学生进行陈述报告(presentation)或各种作业,但为数甚少,而且分数也不计算在评估成绩中。

“这样的课程,比较适合不喜欢做作业或陈述报告,希望‘一试定生死’的学生。”她打趣地说道。

“有别于A水平课程,国际预科课程(IB)则较重视培养内外兼修的学生。”泰莱大学IB国际预科文凭班学生伍妮柯表示,她所就读的IB课程除了重视基础知识的传授外,也鼓励学生走出教室,积极参与课外活动,让学生成为一位“能文能武”的人才。她指出,在上课期间,她就曾跟随导师参与社区服务。

“社区服务是课程的一部分。这里面有一个特别的教育理念,就是让学生了解何谓‘取之社会,回馈社会’的道理。”她说,“这能让我们暂时离开课本,到教室外晒晒太阳、做做运动。再加上服务过程需要面对人群,也可以加强我们的沟通、合作、协调等能力。”

(图 | edufair.fsi.com.my/space

适应大学的学习方式

本地国立大学预科班学生陈丽慧指出,南澳大学预科与本地国立大学预科班的课程有很大差别,所以在作出选择之前,必须认清自己适合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学习。

中学时的学习,会有老师在旁手把手地指点;但到了大学,学习就要靠自己独立完成了。曾就读南澳大学预科的陈丽慧说,南澳大学预科班能让甫从中学毕业的学生接触大学的学习方式。

“就读南澳大学预科后,我才真正地体会到何为‘大学的学习方式’。因为我们不仅要做很多研究和报告,而且需要自己去寻找资料。”她表示,学生不但要从多方面去寻找资料,同时也要学会过滤资料,然后再运用到研究与报告中。

“虽然辛苦,但我相信这样的学习经验,对将来升上大学后很有帮助。”陈丽慧笑着说。尽管如此,她却在念了一个学期后,决定转换到本地国立大学预科班就读。因为,她认为自己还不能适应这种完全独立的学习方式。

“本地国立大学预科班的学习偏向‘中学式’。与中学不同的是,虽然同样是以‘老师说,学生听’的形式进行,但是却多了研究报告与陈述报告(presentation)。此外,本地国立大学预科班也规定学生必须参与课外活动。”对陈丽慧来说,本地国立大学预科班就像缓和剂,让自己能以“慢慢来”的方式去适应未来的大学生活。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先修课程的选择越来越多元。而每一种大学先修课程,都是针对不同大学的制度所设,所以课程规划与教学重点也各有侧重。无论学生最终选择的是哪一种大学先修课程,最重要还是认清自己的需要,以及了解自己适合什么样的学习方式。这样,才能在最适合自己的环境中得到最好的熏陶,提前为进入大学做好充分的准备。

(原载《升学情报49期》,2010年)

分享:

A水平, CPU, FUN学乐, SACE, STPM, 大学先修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自由“志”在,
it's your choic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