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霸凌事件(篇一):从理解霸凌者心态开始
文 | 梁舒卉
清明节回家乡扫墓,妈妈提起表姑家中的孩子阿峰,刚上中一的男生,因为性格有些柔弱,遭到班上男同学的歧视,嫌弃他“娘娘腔”、没有男子气概,拒绝和他一起玩。被排挤的他性格变得内向起来,整日待在房内,不愿与人打交道。表姑和表姑丈见状自然担心,还特意为他找了心理治疗师……
我和阿峰有过几面之缘,他本来就是个安静的人,我们一大群人在打闹时,他就喜欢捧着手机坐在一旁,玩手机里的小游戏。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小世界,我从来不去打扰他。长大后,大家也不在一起玩了,每次都是从妈妈口中才知道他们近期的消息。只是从来没想过,“校园霸凌”会在发生在阿峰身上。
这让我想起了《当今大马》曾经报导过的一篇新闻《教室里的大象——印裔少年纳文之死》。这起案件发生在2017年,印裔少年纳文晚间归家途中,遭到掳绑及暴力攻击,送院后宣告不治身亡。他母亲受访时透露,纳文在校园时就曾被同学戏称“娘娘腔”,还遭到同学的霸凌。
这些故事何其相似,像是一个恶性循环,什么时候会有停止的一天?当类似的事件越来越多,我们是否开始逐渐变得麻木,然后选择视而不见?当然,还是有人会非常愤怒,不停讨伐霸凌者。只是这样,却根本找不到问题的根源,对预防霸凌事件意义不大。与其一味责怪霸凌者,不如先尝试了解他们的心态。唯有找出背后的原因,才能真正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