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李志祥博士(马来西亚注册心理辅导师)
整理 | 梁舒卉
(图 | unsplash)
我们都以为王子和公主结婚后,就会过着甜蜜、安稳的幸福生活。
我们以为选择科系或职业一定要从一而终,而且要及早“立定志向”,否则就会“朝三暮四”、“虚度光阴”。
我们都不怎么赞成尝试错误,因为那会被视为性格不稳定、不成熟、不可靠。其实不然。人们唯有经历了“摸索”、“尝试”、“发现”的过程后才会对生涯产生“反思”,进一步厘清自己的工作目标与要求,进而拟定一张更清楚、更符合个人兴趣导向、工作意愿与成就动机的生涯蓝图。
充电站, 李志祥, 生涯规划, 终身学习, 自我成长
展开
分享 | 黄琦旺(曾任新纪元学院中文系讲师)
图 | pixabay
有人认为:中学毕业之后继续升学的意义在于断定往后的前景。当年的我曾对这样的观念怀疑,因为厌倦于阶段式固定的生活,不想十年寒窗之后过着实质上和我十年之前人人同样过着的刻板生活。一张学士文凭难道只是坐上三千多个钟头的冷板凳,为了用它抢得一口饭碗继续坐无限期的板凳终老一生?
升学规划, 大专生活, 心灵驿站, 终身学习, 自我成长
展开